En

新闻中心

News s11

栏目导航

“空中快警”为智慧警务插上翅膀

发布时间:2025-07-31 14:25   

“注意,场馆西门发生一起纠纷警情。”7月12日下午,四川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内,前来观看演唱会的观众正陆续入场。此时,一则报警信息传入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向出警民警下达指令的同时,街头一处信号灯杆上的智能机库舱门已自动开启,一架警用无人机迅速升空飞往现场。“抬头就看到了‘空中快警’,效率太高了!”报警人毛先生事后说道。

近年来,龙泉驿区分局建成低空警务运行中心,将警用无人机深度应用于应急指挥、警情处置、治安巡逻等工作中,初步构建起全域覆盖的低空警务体系,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视野广、速度快等优势,为智慧警务注入强劲动能。

“五一”假期期间,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洛带派出所民警在洛带古镇开展无人机巡逻工作。

实现秒级响应 

“‘空中快警’具备秒级响应、突破地形限制的优势,不仅能快速抵达现场,还能为地面民警提供精准指引。根据报警人提供的坐标信息,警用无人机最快1分钟即可抵达现场。”龙泉驿区分局情报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空中快警”抵达现场后,会第一时间完成取证并回传实时图像,同时根据不同场景进行悬停喊话,为后续民警到场处置提供准确详细的现场信息,让处置工作更具针对性。

7月15日晚,几人在某饭店门口因停车位问题发生纠纷,双方情绪激动。接到报警后,低空警务运行中心立即调度警用无人机先行飞抵现场。

“我们是龙泉驿公安,请保持理性克制,等待民警现场处置。”警用无人机悬停喊话,对当事双方的过激行为进行有效劝阻,同时疏散围观群众,配合快速赶到的派出所民警,成功阻止了事态进一步升级。

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区域的警情处置中,“空中快警”的优势更为明显。今年6月,一位老人在龙泉驿百工堰公园附近失联,该区域森林茂密、地形复杂。接到群众报警求助后,民警利用警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开展空中搜寻,仅用15分钟就发现了被困在陡坡边的老人。

“传统接处警模式下,民警抵达现场后再寻找报警人,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而警用无人机比传统警车抵达现场的速度提升60%以上。”情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拓展多元应用 

盛夏时节,龙泉山的水蜜桃迎来丰收季,大量游客慕名前来。7月14日,318国道上两辆小汽车发生剐蹭,导致上山道路出现拥堵。“请做好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若无人员受伤请挥手示意。”“事故已完成取证,请双方驾驶人将车辆撤离至安全区域,稍后交警会与你们联系。”短短几分钟内,抵达现场的“空中快警”完成了喊话提醒、视图取证、辅助事故处置等工作,道路很快恢复畅通。

在科技赋能警务实战的背景下,龙泉驿公安将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应用于应急指挥、警情处置、治安巡逻、交通疏导、事故快处、大型活动安保、民生服务等10大类场景,实现了从“单一性巡逻”到“多元化实战”的跨越式升级。如今,每逢演唱会、马拉松等大型文体活动,龙泉驿公安通过警用无人机机库、单兵无人机,在地面感知系统的协同配合下,构建起整体、局部、细节三位一体的“地空立体感知网”,确保大型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暑假期间,东安湖体育公园的银沙滩成为市民遛娃热门地。龙泉驿公安利用警用无人机开展自动巡航,全面提升服务游客、维护秩序和应急处置的能力。目前,在繁华商圈、热门景区、车站广场等治安重点区域,龙泉驿公安已规划15条警用无人机自动巡航线路,实现无人机“空中快警”与快反队伍、PTU(机动警务单元)、派出所轻装处突小组协同联动,构筑起“空地一体、全域覆盖”的巡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打造专业队伍 

“前方请注意避让!”7月17日下午,在龙泉驿区分局战训基地内,一场警用无人机实战演练正有序开展。“此次演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融合理论与实战,提升一线应急处突、治安防控能力。”参训民警表示。除定期培训外,龙泉驿区分局还多次举办无人机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不断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空中快警”要实现多模态应用并有效服务实战,离不开成体系的专业设备和高水平的飞手队伍。在系统搭建方面,龙泉驿区分局打通相关数据通道,为警用无人机的多模态应用夯实底层数据基础;同时持续加大新技术装备配备力度,目前已配备13架警用无人机、13个自动起降无人机库,为满足多场景警务实战需求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专业设备到位后,飞手的专业技能成为提升“空中快警”效能的关键。为此,龙泉驿公安根据警用无人机相关岗位需求,先后4次选派警力参加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试,培育出15名同时持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和警用无人机驾驶执照的民警,组建起专业突出、技能过硬的“飞控专班”,为一线实战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